激光雷达(Lidar)光束范围很窄,所以需要更多的纵向光束,以覆盖大的面积,所以线束决定着画面大小,扫描再通过返回的时间测量距离,并精确、快速构建模型,相比目前的其他雷达强太多,所以更适合自动驾驶系统,但也同样易受天气影像,成本较高。转镜:转镜分为一维转镜和二维转镜。一维转镜通过旋转的多面体反射镜,将激光反射到不同的方向;二维转镜顾名思义内部集成了两个转镜,一个多边棱镜负责横向旋转,一个负责纵向翻转,实现一束激光包揽横纵双向扫描。转镜激光雷达体积小、成本低,与机械式激光雷达效果一致,但机械频率也很高,在寿命上不够理想。激光雷达的功耗低,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上海激光雷达渠道
二维扫描振镜激光雷达,这类激光雷达的主要元件是两个扫描器——多边形棱镜和垂直扫描振镜,分别负责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扫描。特点是扫描速度快,精度高。比如:一个四面多边形,只移动八条激光器光束(相当于传统的8线激光雷达),以5000rpm速度扫描,垂直分辨率为2667条/秒,120度水平扫描,在10Hz非隔行扫描下,垂直分辨率达267线。优点:转速越高,扫描精度越高;可以控制扫描区域,提高关键区域的扫描密度;多边形可提供超宽FOV,一般可做到水平120度。MEMSLidar一般不超过80度;通光孔径大,信噪比和有效距离要远高于MEMSLidar;价格低廉,MEMS振镜贵的要上千美元,多边形激光扫描已经非常成熟,价格只要几十美元;激光雷达间抗干扰性强缺点:与MEMS技术比,其缺点是功耗高,有电机转动部件。上海激光雷达批发价格激光雷达在建筑施工中用于精确测量和定位。
激光雷达在L2+的性能要求,对于激光雷达在L2+的性能要求如下:a、测距距离有要求,高速场景下至少有150米以上的探测距离;b、具有120FOV宽视角,满足十字路口等特殊场景的检测;c、测距的精确度,满足≤3cm,角分辨率越小越好,水平和垂直≤0.3°;d、具备100线以上的扫描效果和百万级别点频,这样遇到150米以外的物体也能反射回足够多的激光点云用于识别;e、具有车规级标准的工作温度,能够规模化生产;f、体积一定要小,方便车企的造型设计。
激光的诞生,光子入射到物质中,以刺激电子从较高能级过渡到较低能级,并发射光子。当原子处于某种激发态时,有能量合适的光子从该原子附近通过,该原子就会释放出一个具有同样电势能的光子,从而跃迁到低能级状态。入射光子和发射光子具有相同的波长和相位,该波长对应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一个光子刺激一个原子发射另一个光子,因此产生两个相同的光子,1917年,爱因斯坦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一一受激辐射:即在物质与辐射场的相互作用中,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可以在光子的激励下产生光子。激光雷达的分辨率高,能够捕捉到细微的目标特征。
优劣势分析,优势:首先,该设计减少了激光发射和接收的线数以实现一帧之内更高的线数,也随之降低了对焦与标定的复杂度,因此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并且相比于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棱镜式的成本有了大幅的下降。其次,只要扫描时间够久,就能得到精度极高的点云以及环境建模,分辨率几乎没有上限,且可达到近100%的视场覆盖率。劣势:棱镜式激光雷达FOV相对较小,且视场中心的扫描点非常密集,雷达的视场边缘扫描点比较稀疏,在雷达启动的短时间内会有分辨率过低的问题。对于高速移动的汽车来说,显然不存在长时间扫描的情况,不过可以通过增加激光线束和功率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远的探测距离,但机械结构也相对更加复杂,体积让前两者更难以控制,存在轴承或衬套的磨损等风险。激光雷达在地质勘探中实现了对地下矿藏的精确定位。上海连续波激光雷达厂商
毫米波激光雷达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穿透能力,可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和安防等领域的远距离目标探测。上海激光雷达渠道
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来看,L0-L2阶段,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革新是主要变化;L3-L4阶段,感知与决策能力的增强是主要变化。L2、L3及L4级别的智能驾驶所需激光雷达台数分别为0台、1台和5台,激光雷达称为推动智能驾驶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国内市场而言,中国拥有世界较大的高级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市场,成长空间也较为广阔。2020年11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明确指出到2030年我国L2和L3级渗透率要超过70%。但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仍然有其他的选项尚未成熟,市场目前依然处于群雄逐鹿的状态。伴随着在汽车行业的不断渗透与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激光雷达的投资机会可不断给到我们想象空间。上海激光雷达渠道
文章来源地址: http://qmjpj.m.chanpin818.com/qcaqfz/dcld/deta_22496056.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